行業動態
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,10月20日,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業務量突破100億件,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百億,在從“快遞大國”向“快遞強國”轉變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快遞年業務量突破百億,是快遞業近年發展成果的集中體現。郵政體制改革以來,在法規政策利好、市場需求旺盛、行業奮進實干的共同作用下,我國快遞業進入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階段,年業務量從2006年的10億件增長到2013年的91.9億件,年均增幅達到37.3%,市場規模躍升世界第二位。2014年前三季度,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3.9億件,同比增長52%;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09.9億元,同比增長41.6%。
近年來我國快遞業突飛猛進的發展,得益于改革的引領和保障。郵政體制改革消除了快遞在體制機制上的發展障礙,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,尤其是2009年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》修訂實施,首次將快遞業務納入調整范疇,明確了快遞企業的法律地位,確立了“鼓勵競爭、促進發展”的原則,為快遞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。這極大地釋放了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,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大,企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,快遞服務生產、服務民生的基礎性作用日益顯現。
網絡購物、快遞業的相互推動、彼此支撐,成就了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對閃耀的“雙子星”。網購業務剛剛起步的時候,在信息和支付平臺建設已經到位的情況下,唯有物流派送是短板。而快遞業通過改革創新,適應了市場需求,挖掘了市場潛力,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,也支撐了網購的進一步發展,網購市場規模從2006年的300多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.85萬億元。網購與快遞吻合的發展曲線,正是對二者相互推動、彼此支撐關系的好注腳。
快遞業的成長,離不開創新發展。近年來,在郵政管理部門的引導下,廣大快遞企業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和科技應用投入力度,加快創新快遞服務方式,微信、手機客戶端等交易平臺推廣步伐加快,智能快件箱、便利店自提等新型投遞模式推廣范圍不斷擴大,下單、支付、查詢、投遞等服務環節便利性均大幅增強。同時,新興業務發展態勢增強,電商小包業務迅速增長,快遞服務縣域覆蓋率進一步提升,農村網購業務增勢初顯,快遞“向西”、“向下”工程初見成效。此外,快遞與其他產業融合力度進一步加大,快遞與金融、鐵路、航空、電子商務、新能源汽車制造等各方聯系日益緊密,在供應鏈綜合金融支付、高鐵運件、快遞專用車輛研發等領域的合作取得積極進展。
年業務量突破百億件,讓正全力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、加快改革開放的我國快遞業站上了新起點。一直以來,快遞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支持。包括快遞服務在內的郵政業被納入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目錄,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,快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等等。進入2014年,快遞這匹中國經濟的黑馬,因其迅速成長,與電子商務等新產業、新商業模式一道,多次得到國務院領導的“點贊”。特別是9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,對快遞業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。這次會議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、推動內外資公平有序競爭,強調要堅持放管結合,保障快遞行業有序健康發展,并提出推進快遞與電子商務、制造業聯動發展,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順暢對接,支持解決城市快遞車輛通行難等問題。
“讓快遞這一朝陽產業更加紅火,為刺激居民消費創造條件,便利廣大商家和億萬群眾”,這既是國家對快遞業的期許,也是快遞業的使命?!奥窂揭惨呀浢鞔_,那就是以改革促發展,以開放促提升,推動快遞轉型升級?!眹亦]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- 上一個:合肥有望開通直通歐洲貨運班列 或每周發一列
- 下一個:深化公路體制改革